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〈1 無常品〉

卷1〈1 無常品〉二十有一章(CBETA, T04, no 210, p 559, a7-b11)

無常品者,寤欲昏亂,榮命難保,唯道是真。

1. 睡眠解寤,宜歡喜思,聽我所說,撰集佛言。[1]

2. 所行非常,謂興衰法,夫生輙死,此滅為樂。

3. 譬如陶家,埏埴作器,一切要壞,人命亦然。

4. 如河駛流,往而不返,人命如是,逝者不還。

5. 譬人操杖,行牧食牛,老死猶然,亦養命去。

6. 千百非一,族姓男女,貯聚財產,無不衰喪。

7. 生者日夜,命自攻削,壽之消盡,如瀅瀞水。[2]

8. 常者皆盡,高者亦墮,合會有離,生者有死。[3]

9. 眾生相剋,以喪其命,隨行所墮,自受殃福。

10. 老見苦痛,死則意去,樂家縛獄,貪世不斷。

11. 咄嗟老至,色變作耄,少時如意,老見蹈藉。

12. 雖壽百歲,亦死過去,為老所壓,病倏至際。[4]

13. 是日已過,命則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

14. 老則色衰,所病自壞,形敗腐朽,命終其然。[5]

15. 是身何用?恒漏臭處,為病所困,有老死患。

16. 嗜欲自恣,非法是增,不見聞變,壽命無常。

17. 非有子恃,亦非父兄,為死所迫,無親可怙。

18. 晝夜慢惰,老不止婬,有財不施,不受佛言,有此四蔽,為自侵欺。[6]

19. 非空非海中,非入山石間,無有地方所,脫之不受死。

20. 是務是吾作,當作令致是,人為此躁擾,履踐老死憂。[7]

21. 知此能自淨,如是見生盡,比丘厭魔兵,從生死得度。[8]


[1] 「撰集佛言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撰記佛言」。

[2] 「如瀅瀞水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如[榮-木+巾][雨/井]水」,宋、元、明藏作「如熒穿水」,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如榮穽水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如滎穽水」。《一切經音義》「《法句經》音義」卷76:「滎水(烏熒反小水也亦流也經文作穽非也)。」(CBETA, T54, no. 2128, p. 800, a22)。此處依據《一切經音義》「《法句譬喻經》音義」校改。《一切經音義》卷76:「如瀅瀞水(『瀅』音『縈逈反』。《考聲》:『瀅瀞,水小不流皃也。』…瀅,從水瀅聲。經文作『榮』字,非也。下『情性反』,《韓詩傳》云:『瀞,清也。』《考聲》云『潔也』。《說文》:『無垢也』,從水,靜聲。經作『穽』,陷也,非瀅瀞義也)。」(CBETA, T54, no. 2128, p. 800, b18-19)。

[3] 「生者有死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正倉院聖語版藏經》作「生老有死」。

[4] 「為老所壓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為老所厭」;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為老所壓」。「病倏至際」,《趙城金藏》、《大正藏》與《磧砂藏》作「病條至際」。

[5] 「命終其然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大正藏》作「命終自然」。

[6] 「有此四蔽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有此四弊」,《趙城金藏》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有此四蔽」。

[7] 「是務是吾作,當作令致是」,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是務是吾非,當作合致是」,《正倉院聖語版藏經》作「是務是吾非,當作令致是」。

[8] 「知此能自淨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知此能自靜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