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

〈13 愚闇品〉

卷1〈13 愚闇品〉二十有一章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63, b17-c22)

愚闇品者,將以開曚,故陳其然,欲使闚明。[1]

1. 不寐夜長,疲倦道長,愚生死長,莫知正法。

2. 癡意常冥,逝如流川,在一行彊,獨而無偶。[2]

3. 愚人着數,憂戚久長,與愚居苦,於我猶怨。[3]

4. 有子有財,愚惟汲汲,我且非我,何有子財?[4]

5. 暑當止此,寒當止此,愚多預慮,莫知來變。[5]

6. 愚曚愚極,自謂我智,愚而勝智,是謂極愚。

7. 頑闇近智,如瓢斟味,雖久狎習,猶不知法。

8. 開達近智,如舌嘗味,雖須臾習,即解道要。

9. 愚人施行,為身招患,快心作惡,自致重殃。

10. 行為不善,退見悔吝,致涕流面,報由宿習。[6]

11. 行為德善,進覩歡喜,應來受福,喜笑玩習。[7]

12. 過罪未熟,愚以恬惔,至其熟時,自受大罪。[8]

13. 愚所望處,不謂適苦,臨墮厄地,乃知不善。

14. 愚惷作惡,不能自解,殃追自焚,罪成熾燃。

15. 愚好美食,月月滋甚,於十六分,未一思法。[9]

16. 愚生念慮,至終無利,自招刀杖,報有印章。

17. 觀處知其愚,不施而廣求,所墮無道智,往往有惡行。

18. 遠道近欲者,為食在學名,貪倚家居故,多取供異姓。[10]

19. 學莫墮三望,莫作家沙門,貪家違聖教,為後自匱乏。[11]

20. 此行與愚同,但令欲慢增,利求之願異,求道意亦異。

21. 是以有識者,出為佛弟子,棄愛捨世習,終不墮生死。[12]


[1] 「故陳其然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故陳其態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故陳其然」。

[2] 「逝如流川」,《磧砂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逝而流川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逝如流川」。「在一行彊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在一行疆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在一行彊」。

[3] 「於我猶怨」,《磧砂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於我由怨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於我猶怨」。古寫本常「猶」字抄作「由」字。

[4] 「何有子財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何憂子財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何有子財」。。古寫本常「猶」字抄作「由」字。

[5] 「愚多預慮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愚多務慮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愚多預慮」。

[6] 「退見悔吝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退見悔悋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退見悔吝」。古寫本常「吝」、「悋」兩字通用。

[7] 「喜笑玩習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喜笑悅習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喜笑玩習」。

[8]「愚以恬淡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愚以恬惔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愚以恬淡」。「至其熟時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至其熟處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至其熟時」。

[9] 「月月滋甚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日月滋甚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月月滋甚」。依據對應偈頌巴利《法句經》70頌與《出曜經》,應作「月月滋甚」。《出曜經》卷22〈25 廣演品〉:「從月至其月,愚者用摶食,彼不信於佛,十六不獲一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26, b12-13)

[10] 「貪倚家居故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貪猗家居故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貪倚家居故」。

[11] 「學莫墮三望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學莫墮二望」,宋、元、明藏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學莫墮三望」。

[12] 「棄愛捨世習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棄受捨世習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棄愛捨世習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