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

〈31 象喻品〉

卷2〈31 象喻品〉十有八章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70, b10-c14)

象喻品者,教人正身,為善得善,福報快焉。

1. 我如象鬪,不恐中箭,常以誠信,度無戒人。

2. 譬象調正,可中王乘,調為尊人,乃受誠信。

3. 雖為常調,如彼新馳,亦最善象,不如自調。

4. 彼不能適,人所不至,唯自調者,能致調方。[1]

5. 如象名財守,猛害難禁制,繫絆不與食,而猶暴逸象。[2]

6. 沒在惡行者,恒以貪自繫,其象不知厭,故數入胞胎。

7. 本意為純行,及常行所安,悉捨降伏結,如鉤制象調。[3]

8. 樂道不放逸,能常自護心,是為拔身苦,如象出于塪。

9. 若得賢能伴,俱行行善悍,能伏諸所聞,至到不失意。

10. 不得賢能伴,俱行行惡悍,廣斷王邑里,寧獨不為惡。[4]

11. 寧獨行為善,不與愚為侶,獨而不為惡,如象驚自護。

12. 生而有利安,伴軟和為安,命盡為福安,眾惡不犯安。

13. 人家有母樂,有父斯亦樂,世有沙門樂,天下有道樂。

14. 持戒終老安,信正所正善,智慧最安身,不犯惡最安。

15. 如馬調軟,隨意所如,信戒精進,定法要具,明行成立,忍和意定,是斷諸苦,隨意所如。[5]

16. 從是住定,如馬調御,斷恚無漏,是受天樂。[6]

17. 不自放逸,從是多悟,羸馬比良,棄惡為賢。[7]


[1] 「能致調方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能到調方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能致調方」。

[2] 「如象名財守」,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如象名財獸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如象名財守」。「而猶暴逸象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而猶暴逸焉」。

[3] 「悉捨降伏結」,宋、元藏作「悉捨降使結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悉捨降結使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悉捨降伏結」。

[4] 「廣斷王邑里」,宋、元、明藏、《趙城金藏》與《磧砂藏》作「魔斷王邑里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廣斷王邑里」,依據《出曜經》作「廣斷王邑里」。《出曜經》卷16〈15 忿怒品〉:「設不得親友,獨遊無伴侶,廣觀諸方界,獨善不造惡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697, a27-28)。

[5]各版藏經作兩首偈頌、八句:「如馬調軟,隨意所如,信戒精進,定法要具。明行成立,忍和意定,是斷諸苦,隨意所如」。依照《出曜經》與巴利《法句經》144頌,「明行成立,忍和意定,是斷諸苦」應與前四句為同一首偈頌。《出曜經》卷19〈20 馬喻品〉:「如馬調軟,隨意所如,信戒精進,定法要具,忍和意定,是斷諸苦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11, b12-13)。

[6] 「從是住定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從是往定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從是住定」。依照《出曜經》作「從是住定」。《出曜經》卷19〈20 馬喻品〉:「從是住定,如馬調御,斷恚無漏,是受天樂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11, b27-28)。

[7]「不自放逸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不自放恣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不自放逸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