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

〈35 梵志品〉

卷2〈35 梵志品〉四十章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72, b20-p. 573, a21)

梵志品者,言行清白,理學無穢,可稱道士。

1. 截流而渡,無欲如梵,知行已盡,是謂梵志。

2. 以無二法,清淨渡淵,諸欲結解,是謂梵志。

3. 適彼無彼,彼彼已空,捨離貪婬,是謂梵志。

4. 思惟無垢,所行不漏,上求不起,是謂梵志。

5. 日照於晝,月照於夜,甲兵照軍,禪照道人,佛出天下,照一切冥。

6. 非剃為沙門,稱吉為梵志,謂能捨眾惡,是則為道人。

7. 出惡為梵志,入正為沙門,棄我眾穢行,是則為捨家。

8. 若猗於愛,心無所著,已捨已正,是滅眾苦。

9. 身口與意,淨無過失,能攝三行,是謂梵志。[1]

10. 若心曉了,佛所說法,觀心自歸,淨於為水。

11. 非蔟結髮,名為梵志,誠行法行,清白則賢。

12.  飾髮無慧,草衣何施?內不離著,外捨何益?[2]

13. 被服弊惡,躬承法行,閑居思惟,是謂梵志。

14. 佛不教彼,讚己自稱,如諦不妄,乃為梵志。[3]

15. 絕諸可欲,不婬其志,委棄欲數,是謂梵志。[4]

16. 斷生死河,能忍超度,自覺出塹,是謂梵志。[5]

17. 見罵見擊,默受不怒,有忍辱力,是謂梵志。[6]

18. 若見侵欺,但念守戒,端身自調,是謂梵志。

19. 心棄惡法,如蛇脫皮,不為欲污,是謂梵志。

20. 覺生為苦,從是滅意,能下重擔,是謂梵志。

21. 解微妙慧,辯道不道,體行上義,是謂梵志。

22. 棄捐家居,無家之畏,少求寡欲,是謂梵志。

23. 棄放活生,無賊害心,無所嬈惱,是謂梵志。[7]

24. 避爭不爭,犯而不慍,惡來善待,是謂梵志。[8]

25. 去婬怒癡,憍慢諸惡,如蛇脫皮,是謂梵志。

26. 斷絕世事,口無麤言,八道審諦,是謂梵志。

27. 所世善惡,修短巨細,無取無捨,是謂梵志。[9]

28. 今世行淨,後世無穢,無習無捨,是謂梵志。

29. 棄身無猗,不誦異言,行甘露滅,是謂梵志。[10]

30. 於罪與福,兩行永除,無憂無塵,是謂梵志。

31. 心喜無垢,如月盛滿,謗毀已除,是謂梵志。

32. 見癡往來,墮塹受苦,欲單渡岸,不好他語,唯滅不起,是謂梵志。

33. 已斷恩愛,離家無欲,愛有已盡,是謂梵志。

34. 離人聚處,不墮天聚,諸聚不歸,是謂梵志。

35. 棄樂無樂,滅無慍懦,健違諸世,是謂梵志。[11]

36. 所生已訖,死無所趣,覺安無依,是謂梵志。

37. 已度五道,莫知所墮,習盡無餘,是謂梵志。

38. 于前于後,及中無有,無操無捨,是謂梵志。[12]

39. 最雄最勇,能自解度,覺意不動,是謂梵志。

40. 自知宿命,本所更來,得要生盡,叡通道玄,明如能默,是謂梵志。


[1] 「能攝三行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能捨三行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能攝三行」。《出曜經》卷29〈34 梵志品〉:「身口與意,淨無過失,能攝三行,是謂梵志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70, b23-24)。

[2] 「飾髮無慧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剔髮無慧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飾髮無慧」。依巴利《法句經》394頌校改為「飾髮無慧」。

[3] 「如諦不妄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如諦不言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如諦不妄」。

[4] 「委棄欲數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委棄倍數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委棄欲數」。

[5] 「能忍超度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能忍起度」,宋、元、明藏、《聖語藏》與《磧砂藏》作「能忍超度」。《出曜經》卷30〈34 梵志品〉:「斷生死河,能忍超度,自覺出壍,是謂梵志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74, b29-c1)。

[6] 「見罵見擊」,《磧砂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見罵見繫」,《大正藏》作「見罵見擊」。

[7] 「棄放活生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棄放治生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棄放活生」。

[8] 「犯而不慍」,《磧砂藏》作「犯而不慢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犯而不慍」。

[9] 「所世善惡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所世惡法」,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所施善惡」。依巴利《法句經》409頌校改為「所世善惡」。《出曜經》卷30〈34 梵志品〉:「世所善惡,脩短巨細,無取無與,是謂梵志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70, c19-20)。

[10] 「不誦異言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不誦異行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不誦異言」。《出曜經》卷29〈34 梵志品〉:「棄身無猗,不誦異言,兩行以除,是謂梵志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2, p. 769, a4-5)。

[11] 「滅無慍懦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滅無熅燸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滅無慍懦」。

[12] 「及中無有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趙城金藏》作「乃中無有」,宋、元、明藏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及中無有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